更多服务
银行“金饭碗”正在褪色
作者:郑思帆 日期:2015-12-22 浏览
今年以来,银行高管“离职潮”陆续上演,银行“金饭碗”的光环逐渐褪去。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近40位上市银行的“董监高”辞职。
    据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数据显示,国内上市的16间银行里,四大国有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均不足1%,股份制银行增速多为个位数。银行业的境遇不好,而有不少的具备专业金融知识的银行从业者,都在考虑告别曾经的“金饭碗”,谋求转型的出路。
    A 不良贷款增加,考核压力加大
    据业内人士介绍,不良数量和存款是银行考核的重要指标,每间银行实行差异化考核。
    随着降息通道的打开,银行理财产品等固定收益类投资品种的收益率呈现持续下滑的现象。据统计,2015年三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行量负增长,理财产品同比减少8.61%。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跌至4.62%。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银行员工的业绩考核备受压力。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看来,由于目前处于经济下行,商业银行的不良率会升高,不良率上升确实会影响到银行的利润和业绩。对于个别不良率上升较快的银行,或会基层员工今年的绩效大打折扣。
    B 高管也尝试新领域寻找新机遇
    除了基层员工外,东莞市银行高管离职的也不少。一位金融机构人士透露,东莞是二级分行,下面还有各个支行,各个岗位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人员的流动性也非常大,各家银行经常出现高管跳槽的现象。
    原本在高埗一家本土银行分行从事对公贷款工作的市场经理陈诚,去年以来就在筹划离开银行创业的事情,今年他成立了一家小额贷款公司。由于原本就有信贷方面的专业背景以及客户资源的积累,陈诚在公司的业务开展方面游刃有余。
    “我用原来银行的标准来给客户做资产抵押和授信,这样可以避免像其他民间贷款的公司那样,随意给人放款,但是钱却收不回来。”陈诚说,很多从事民间借贷生意的人,有钱却缺乏行业知识,很容易会遭遇恶意拖欠或者跑路的情况。
    C 资深人士转战金融相关领域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今银行业承受着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转型的压力,加上互联网金融的争夺,银行业“躺着挣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除了民营银行之外,在银行领域深耕多年的资深人士,更愿意投身于互联网金融领域,仅在东莞,就有数位P2P行业的高管是来自于传统的银行系。据东莞市互联网金融协会透露,东莞投身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士数量不少。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说:“现在互联网金融的良莠不齐,金融产品风险使然,实际上,互联网金融更加需要经过系统性专业培训的人才。”
    D 民间金融机构青睐银行从业人员
    对于很多民间金融机构来说,今年银行从业者的转型潮并非坏事,因为这意味着民间金融机构能够聘请到更多有专业背景的员工。
    双城资本总经理王涛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从中南财经大学投资系毕业后,曾在建设银行工作了15年,先后在诺亚财富、宜信财富等大型国有银行和财富管理公司工作。
    在此期间,她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尝试了公募基金、纸黄金、外汇、PE、新三板、地产基金等多种投资品种,每年的投资回报率均高于20%,并树立起全面、健康的财富管理理念。
    王涛认为,从银行转到私募领域后,她更了解市场的需求,以及客户的需求、产品的特性,在某些领域更加专业。
    “在招聘的时候,我更喜欢招银行系的员工,因为他们经过一套规范化的体系训练,不仅知识储备更加专业,而且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钱该挣。”王涛说。(本刊根据《南方日报》记者叶永茵 龚名扬文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