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三季度,中国成都人才市场通过现场和成都人才网为6001家次用人单位、15.5万人次求职人员提供了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服务,累计向社会发布就业岗位27.1万个次。与去年同期相比,用人单位减少6.2%,求职人员减少16.7%,就业岗位增加5.9%。
一、人才供需概况
(一)人才供需总量:今年招聘需求持续大于人才供应。
从求人倍率情况看(见图1),三季度求人倍率达到1.75,即平均对于每100名求职人员,市场提供了175个就业机会,较去年同期明显增长37个。
图1 中国成都人才市场季度求人倍率
(数据来源: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招聘会和成都人才网全部招聘单位、求职人员)
(二)招聘信心指数:用人单位招聘信心进一步上升。
三季度招聘单位对招聘形势认为“一般,应该可以招到”的占71.8%、认为“乐观,较容易招到”的占12.0%,持以上心态的招聘单位同比大幅增加了27个百分点。根据“乐观”与“悲观”占比之差计算的招聘信心指数看(见图2),今年一季度下降后,二季度出现回升,三季度达到了-4.2的相对高点,招聘信心进一步提升。
图2 中国成都人才市场季度招聘信心指数
(数据来源: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招聘会抽样调查)
(三)求职信心指数:求职人员就业信心趋于稳定。
三季度求职人员认为“乐观,自己能较容易找到工作”的占29.1%,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认为“悲观,自己很难找到工作”的占10.4%,同比下降15.4个百分点。“乐观”与“悲观”所占比例之差的求职信心指数,在今年二季度达到近年高点后,三季度求职信心指数趋于稳定(见图3)。
图3 中国成都人才市场季度求职信心指数
(数据来源:成都人才网抽样调查)
(四)行业供需对比:生活服务、管理咨询行业择业竞争较小,能源矿产、广告传媒行业择业竞争较大。
从行业人才供需情况看(见表1),生活服务、管理咨询等行业招聘需求相对旺盛,求人倍率分别达7.17、3.83,即平均对于每100名求职人员,市场提供了717、383个就业机会,就业竞争较小。能源矿产、广告传媒等行业求人倍率分别为0.28、0.35,求职竞争较为激烈。
表1 中国成都人才市场行业供需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招聘会和成都人才网全部招聘单位、成都人才网抽样调查求职人员)
序号 |
行业大类 |
招聘岗位数 |
求职人数 |
求人倍率 |
|
1 |
生活类服务业 |
57577 |
8034 |
7.17 |
|
2 |
管理咨询|中介服务 |
58349 |
15217 |
3.83 |
|
3 |
电子信息|互联网 |
41982 |
23252 |
1.81 |
|
4 |
医药生物|医疗保健 |
13517 |
7694 |
1.76 |
|
5 |
会计|金融|银行|保险 |
22932 |
14985 |
1.53 |
|
6 |
房产|建筑|物业 |
29442 |
19320 |
1.52 |
|
7 |
消费零售|贸易|物流 |
18586 |
13422 |
1.38 |
|
8 |
其他 |
8910 |
10774 |
0.83 |
|
9 |
加工制造|营运 |
13690 |
21177 |
0.65 |
|
10 |
广告|传媒|印刷出版 |
2537 |
7245 |
0.35 |
|
11 |
能源矿产|石油化工 |
3858 |
13685 |
0.28 |
|
|
合计 |
271382 |
154806 |
1.75 |
|
(五)岗位供需对比:技工、金融证券类岗位择业竞争较小,财务审计、工程机械类岗位择业竞争较大。
从岗位人才供需情况看(见表2),技工类岗位招聘需求远大于人才供应,其次为金融证券、销售业务类岗位,择业竞争较小;财务审计、工程机械、建筑装修类岗位招聘需求小于人才供应,求人倍率均不足0.50,择业竞争较大;行政后勤、生产运营类岗位供需相对平衡,求人倍率均为0.77。
表2 中国成都人才市场十大需求岗位供需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招聘会和成都人才网全部招聘单位、求职人员)
序号 |
十大需求岗位 |
招聘岗位数 |
求职人数 |
求人倍率 |
1 |
技工 |
114415 |
3282 |
34.86 |
2 |
金融|证券|期货|投资 |
5075 |
1300 |
3.90 |
3 |
销售业务 |
45592 |
12988 |
3.51 |
4 |
客户服务 |
10313 |
3591 |
2.87 |
5 |
房产|经纪|中介 |
3691 |
1455 |
2.54 |
6 |
行政|后勤|文秘 |
9118 |
11827 |
0.77 |
7 |
生产|营运 |
3284 |
4288 |
0.77 |
8 |
建筑装修|市政建设 |
11208 |
22617 |
0.50 |
9 |
工程|机械 |
3609 |
8979 |
0.40 |
10 |
财务|审计|税务 |
4098 |
14227 |
0.29 |
二、招聘需求情况
(一)招聘总量:招聘需求环比回落。
从招聘单位总量看(见图4),三季度招聘单位回落至6001家次,环比、同比分别减少14.6%、6.2%;发布需求岗位27.1万个次,环比减少6.2%、同比增加5.9%。
图4 中国成都人才市场季度招聘单位数和发布岗位数
(数据来源: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招聘会和成都人才网全部招聘单位)
(二)产业分布:第三产业招聘需求最为旺盛。
从三季度招聘单位所属产业情况看(见图5),第一产业招聘需求相对乏力,第三产业招聘需求最为旺盛。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占比达到58.4%;工业次之,占比39.6%;农业占比最低,仅2.0%。
图5 中国成都人才市场季度招聘需求产业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招聘会抽样调查)
(三)单位类型:外资企业招聘单位比例逐步回升。
从招聘单位类型看(见图6),三季度民企占招聘单位总数的79.1%,招聘需求长期位居首位;外企招聘需求自去年二季度跌至2.6%的低点后逐步回升,至今年三季度达5.1%,环比、同比分别上升了0.5个、1.6个百分点。
图6 中国成都人才市场季度招聘单位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招聘会和成都人才网全部招聘单位)
(四)职员规模:职员50人以下招聘单位居多。
从招聘单位规模看(见图7),三季度员工规模为1-49人的招聘单位占34.9%,居首位;50-99人的招聘单位占15.3%。近年来,员工100人以下的招聘单位合计占比均超过五成,是市场最为活跃的人才需求主体。
图7 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招聘单位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招聘会和成都人才网全部招聘单位)
三、人才供给情况
(一)求职总量:求职人数继续小幅回落。
从求职人员总量看(见图8),延续二季度求职人员总数出现周期性回落态势,三季度求职人员降至15.5万人次,环比、同比分别下降了3.1%、16.7%。
图8 中国成都人才市场季度求职人数
(数据来源: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招聘会和成都人才网全部求职人员)
(二)地域分布:今年市外求职人员比例持续超过七成。
从求职人员户籍结构看(见图9),三季度,求职人员户籍属于成都本地的占27.4%,成都市外四川省内的占58.0%,四川省外的占14.6%。三季度市外求职人员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达到72.6%,今年前三季度,市外求职人员比例均超过七成。
图9 中国成都人才市场季度求职人员地域来源
(数据来源:成都人才网全部求职人员)
(三)年龄分布:25-29岁求职人员占比最大。
从求职人员年龄分布看(见图10),三季度22-29岁人员为求职主体,累计占总数的72.3%。其中,22-24岁、25-29岁两个年龄区间的求职人员占比分别为35.3%、37.0%。
图10 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求职人员年龄结构
(数据来源:成都人才网全部求职人员)
(四)期望单位:民营企业需求同比上升。
从求职人员期望就业单位类型看(图11),三季度,期望就业单位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求职人员占7.9%,国有企业占28.8%,民营企业占12.8%,外资企业占19.2%。今年需求比例较为稳定的民营企业在三季度同比上升了2.2个百分点。
图11 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求职人员期望就业单位
(数据来源:成都人才网抽样调查)
四、应届毕业生情况
(一)月薪范围:供需双方薪酬意向集中在2000-3000元范围。
从招聘单位针对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供月薪起点范围和应届本科毕业生接受月薪底线范围看(见图12),三季度74.8%的招聘单位提供的月薪起点主要集中在2000-3000元;同期,64.9%的求职人员接受月薪底线也主要集中在此范围。
图12 中国成都人才市场应届毕业生供需月薪底线范围
(数据来源: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招聘会和成都人才网抽样调查)
(二)专业学科:工学、管理学类应届毕业较多,历史学、哲学类最少。
从三季度应届毕业生所学的专业学科情况看(见图13),工学位列第一,占34.9%;其次为管理学、经济学,分别占16.1%、9.9%;历史学、哲学、医学应届毕业生最少,分别占0.9%、1.3%、1.6%。
图13 中国成都人才市场应届毕业生所学专业学科
(数据来源:成都人才网抽样调查)
(三)学历分布:逾七成应届毕业生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从三季度应届毕业生学历情况看(见图14),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占9.3%,本科占66.3%,专科占24.4%。逾七成应届毕业生求职人员具有本科及以上中高学历。
图14 中国成都人才市场应届毕业生学历分布
(数据来源:成都人才网抽样调查)
(四)优先求职因素:薪酬与福利、个人成长机会、自身职业规划为求职主要因素。
从三季度应届高校毕业生求职优先考虑因素情况看(见图15),薪酬与福利位列第一,占52.3%;其次为个人成长机会、自身职业规划,分别占51.5%、46.8%;家庭期望、地域、单位名气和影响力为毕业生求职关注度较低的因素,分别为4.7%、19.5%、29.1%。
图15 中国成都人才市场应届毕业生求职优先考虑因素
(数据来源:成都人才网抽样调查)
编写说明
本报告是在2014年三季度中国成都人才市场现场招聘会及成都人才网(www.rc114.com)招聘求职数据统计基础上,结合招聘、求职行为抽样调查结果,经分类比较、特点分析而形成,旨在以数据配以简要说明的形式反映该季度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招聘、求职供需双方的主要情况。
本报告作为人才公共服务产品,对反映2014年三季度成都地区人才供需状况有一定参考作用,但并不是数据普查报告,请在运用时予以考虑。
术语解释
招聘单位:本报告中指通过中国成都人才市场进行招聘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或经上述组织授权可开展独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
招聘单位数:本报告中指报告期间招聘单位累计参加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招聘会或通过成都人才网进行网络招聘的次数。(计量单位:家次)
招聘岗位:本报告中指招聘单位通过中国成都人才市场发布的人员需求,一个岗位对应一个人员需求。
招聘岗位数:本报告中指报告期间招聘单位参加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招聘会或通过成都人才网进行网络招聘后累计发布的人员需求总数。(计量单位:个次)
求职人员:本报告中指通过中国成都人才市场进行求职或通过成都人才网投递完整简历的独立个人。
求职人数:本报告中指报告期间求职人员累计参加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招聘会的次数或通过成都人才网投递完整简历的份数。(计量单位:人次)
招聘需求:本报告中等同于岗位数。
人才需求:本报告中泛指招聘单位对人才的需要。
人才供给:本报告中泛指求职人员对岗位的需要。
供需:本报告中泛指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
求人倍率:求人倍率=招聘岗位数/求职人数,即人才市场中平均每个求职者所对应的岗位数量。求人倍率越小,表明求职越难,反之则越易。
招聘信心指数:招聘信心指数=(持乐观心态单位数比例-持悲观心态单位数比例)X100,即调查招聘单位中,持乐观心态单位多于或少于持悲观心态单位。招聘信心指数越小,表明招聘越难,反之则越易。
求职信心指数:求职信心指数=(持乐观心态人数比例-持悲观心态人数比例)X100,即调查求职人员中,持乐观心态人员多于或少于持悲观心态人员。求职信心指数越小,表明求职越难,反之则越易。